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点燃创新,陪跑人生——武昌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万旸璐副院长讲述“心”话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9-08 阅读:

中南在线9月8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马思琪 王汉 报道)9月6日,在武昌理工学院有这样一位教育者:他是学生口中的“梦想合伙人”,是创新创业赛场的“金牌指导”,更是校园里传递创新火种的“筑梦人”。他就是荣获“十佳管理标兵”称号的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万旸璐。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位深耕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博士,倾听他以陪伴护航青春、用实干点亮梦想的故事。

作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武汉市“江夏英才”,万旸璐院长的履历上满是亮眼成绩:指导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顶级赛事中斩获省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牵头立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项;带领创新创业学院成功获批省教育厅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市人社局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学院,个人更是入库武汉市人社局创业导师、中华职业教育社评审专家,同时担任数十家企业顾问。但在他眼中,这些成绩的底色,始终是“陪伴”二字。

“教师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见证。”面对记者的提问,万旸璐院长的回答温暖而真挚。在学生印象里,他总是与“创业大赛”“项目路演”“商业模式”这些“酷炫”词汇绑定,但他却直言,所有光鲜背后,都是最朴素的陪伴——“我陪伴学生打磨项目、突破瓶颈,学生也用青春活力感染我、推着我不断学习,这种双向成长,才是教育最动人的地方。”

这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热忱,源于万旸璐院长博士毕业后的一段科研经历。在科研院所工作期间,他与导师、同行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兴旺的推动力”。当他来到高校任教时,便主动选择了这片“热土”:“我想把自己的科研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成长养分,让更多年轻人的创新想法,能真正落地生根。”

谈及最难忘的学生项目,万旸璐院长分享了一个“不奇却出彩”的故事:第七届中国国际创新大赛金奖项目—一个看似普通的“卖花项目”。三四年前,当学生带着“线上线下对接卖花,助力偏远地区花农增收”的想法找到他时,他起初并未看好。但学生们没有放弃:从调研花农需求、搭建线上平台,到打通线下配送链路,一步步脚踏实地推进。最终,这个源于“生活观察”与“社会痛点捕捉”的项目,在全国赛场摘得金奖。“真正的奇思妙想,从不是天马行空的空想,而是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透的坚持。”这是他从这个项目中总结出的育人心得,也成了他常对学生说的话。

在多年指导生涯中,万旸璐院长也遇到过不少挑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团队协作”与“想法落地”的矛盾。“学生有很多好点子,但要让一群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实干,并不容易。”每当这时,他总会化身“协调者”与“引导者”:帮团队梳理分工、明确目标,带着学生走访企业、对接资源,用“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让大家明白“一个人的创意再棒,也抵不过一群人的实干”。他牵头研究的高等教育协会课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正是对这些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为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武昌理工方案”。

万旸璐院长表示自己将继续以博士的严谨、导师的温暖、“陪跑者”的坚持,在武昌理工学院的校园里,守护更多的青春梦想的绽放。最后,他寄语道:“创新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需要被点燃,不要怕走弯路,路的尽头,从来不是成功或者失败,而是你从未想过更广阔的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