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三堂特色课,武昌理工学院教师把“成长课”搬进社区

校对:周黎 责编:鲁信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21 阅读:

中南在线7月21日消息(特约通讯员 代秋月 黄文姬 报道)为提升社会实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水平,发挥专业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7月17日,武昌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健康・守护花蕾”社会实践团队老师走进幸福社区、青龙山社区和宁港社区,开展别开生面的示范课活动。这一举措既为社区孩子送去知识与成长的养分,更通过鲜活的教学范例,助力实践学生打磨教学技能。

幸福社区:用“小怪兽”解锁情绪密码

在幸福社区的课堂上,贾佳老师带着“愤怒小怪兽”这一充满巧思的教学符号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绪探索之旅。她以童趣盎然的“愤怒小怪兽”故事为起点,让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出自己心中“小怪兽”的模样。

(幸福社区孩子们画出的情绪“小怪兽”)

“当‘红焰兽’闯进心里时,试着像吹气球一样深呼吸3次,或者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贾佳老师运用“专属降温室”设计,引导孩子掌握情绪疏导方法。她指出,当教育者用孩子的语言搭建桥梁,把方法藏进游戏里,知识便会成为走进内心的成长养分,这种“儿童本位”的智慧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动人之处。


(幸福社区课堂上,孩子们围着“愤怒小怪兽”积极互动,贾老师正在引导大家模仿“红焰兽”的表情特征)


宁港社区:凭“闪亮星光”打开认同之窗

宁港社区,廖琴老师以“闪闪发光的我们”为主题,用游戏与绘本编织了一堂温暖的心理成长课。

活动以“小青蛙找家”游戏开场,随着“大风吹”的节奏,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优点。集体阅读绘本《一颗颗星星》,大家争相分享自己的“发光时刻”:“画画时”“认真写作业时”“打羽毛球时,我的星星在发光!”稚嫩却郑重的宣告在场内此起彼伏。在“发现身边闪亮的星”环节,孩子们真诚赞美同伴的优点,现场温馨热烈。最后,孩子们记录下对未来的憧憬,期待持续闪耀。

廖老师表示,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对自我和他人的欣赏与肯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唤醒每个孩子对自我的认同。

(廖老师与宁港社区的孩子们共读绘本)


青龙山社区:让“学习用品”成为英语桥梁

青龙山社区的徐梦蓓老师则用一场“schoolthings文具派对”点燃了英语课堂。她把彩笔、笔记本等教具藏在教室各处,让孩子们组队“寻宝”,找到后用英语说出名称就能获得贴纸。

“This is a pencil!”7岁的沫沫举着铅笔大声喊道,引来同伴掌声。

实践学生白星迪感慨道:这种“在玩中学”的教学智慧,既高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更示范了语言教育最本真的路径——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让课堂成为成长的乐园。

(徐老师手持彩色教具与孩子们进行英语对话)

“三堂课像三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如何把课讲进孩子心里。”团队负责人何子睿同学说道。从贾佳老师用“愤怒小怪兽”具象化情绪的巧思中,他们学会了“用孩子的语言讲知识”;从廖琴老师引导孩子发现“闪光点”的过程中,读懂了教育“唤醒自信”的本质;从徐梦蓓老师“文具派对”的互动设计里,领悟到“玩中学”的课堂魔力。

(师生分享交流示范课与实践感悟)


社区负责人吴老师对学校社会实践团队全体学生表现给予高度认可,同学们能吃苦,肯担当,进步很大,更肯定了示范课“以师带生、教学相长”的意义。蔡丽丽老师看着学生们的蜕变,难掩欣慰:“大家的进步,是对辛苦付出最好的回报。”

最后,黄文姬老师说道:“希望每一位同学要珍视社会实践带来的成长,无论是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是对责任担当的深刻理解,都是课本之外最宝贵的收获,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去领悟人生价值的真谛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示范课后师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