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湖北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在武昌理工学院召开

校对:祝琳 责编:鲁信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11-06 阅读:

座谈会现场

中南在线11月6日消息(通讯员 雷舒宇 报道)2025年11月4日下午,湖北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在武昌理工学院行政楼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题,旨在凝聚共识、交流经验、破解难题,进一步提升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张彦昌出席会议并讲话,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勋致辞,会议由武昌理工学院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主持。

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勋致辞

高建勋书记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武昌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及思政课建设成效。他表示,武昌理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训精神,首创“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在思政课建设中强化政治引领、聚焦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实践育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他表示,承办此次会议是学校的荣誉,更是学习契机,期待与各兄弟院校携手共进,推动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迈上新台阶。

会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昌首义学院、武昌职业学院等6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先后作交流发言,分享了各校在思政课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厚权发言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厚权介绍了该校“大思政课”建设格局,从改革主渠道教学、搭建实践教学体系、建强师资队伍、引领课程思政、促进成果转化五个方面展开阐述。其构建的“1+6+N”实践育人模式成效显著,“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生在全国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斩获一等奖。

武汉东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邵献平发言

武汉东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邵献平结合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深入剖析了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地位、教师使命、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痛点,并分享了该校“一链·四点·五讲”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新教材转化机制、构建标准化教学流程、明确授课准则,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相关成果获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多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武昌理工学院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发言

武昌理工学院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从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三个维度汇报了该校思政课建设情况。学校通过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师徒制”培养、深化教学改革、搭建科研平台等举措,在师资队伍优化、课程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高级别课题,指导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占定发言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占定重点分享了该校以党建引领“五力”建设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五力”即强化党委领导的政治引领力、建强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深化教学改革的创新驱动力、搭建实践平台的育人承载力、健全保障机制的发展支撑力。通过将党建工作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该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先后获批多项省级思政类课题。

武昌首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资源发言

武昌首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资源围绕“十四五”期间学校思政课建设成果作交流发言。“十四五”以来,该校聚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打造“首义红色文化”等特色思政教学模块,将地域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撰写《首义文化论纲》,被誉为“首义文化研究的开创之作”,成为传承首义精神、打造文化品牌的标志性成果。同时,学校持续抓好党建工作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助推“大思政课”建设。

武昌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毛亚梅结合学校定向军士培养特色,分享了针对性开展思政课建设的创新经验。针对军士生培养的特殊要求,该校构建了“军旅特色+思政教育”融合模式,邀请部队英模、优秀退役军人走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此外,学校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组织军士生参与国防教育宣讲、红色基地研学等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军士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为部队输送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精湛的合格人才。

在交流经验的同时,6位发言人在交流中均结合实践提及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部分高校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二是教学资源整合不足,地域红色资源、行业特色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深度不够;三是实践教学实效性待提升,部分实践活动形式单一,与理论教学衔接不紧密;四是课程吸引力有待增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配新时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对此,发言人们共同建议,应强化校际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加大师资培训与引进力度,完善激励保障体系;深化“大思政课”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特色、地域文化、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张彦昌指出,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召开全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他在肯定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针对部分高校存在的领导重视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三级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稳定性;三是要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四是要健全保障机制,在经费投入、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更多支持,为思政课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共同推动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